logo

葉克膜(ECMO) 基礎小講


故事在1950年代開始

在一個漫長的夜晚,John Gibbon博士無助地看著病人努力求生,血液變得越來越暗。他認為若能不斷地移除病人體內的脫氧血,加入氧氣,再將含氧血慢慢注射回病人的動脈,或許能救活她。這個傷心的經歷推動Gibbon博士開始研究如何模仿或替代人體在急性病患中的心肺功能,來挽救生命。 於是經歷了無數個醫師努力,無數實驗動物的犧牲,我們才迎接了一個能夠幫助病患替代心肺功能的武器:葉克膜(ECMO)

ECMO是什麼?

葉克膜,綽號葉醫師,很多老師都曾經提過這個笑話,病人說新聞上很常聽到葉克膜拯救性命,於是指名要求葉醫師來服務,而葉醫師全名為 體外膜氧合 (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),是一種機械支持裝置,用於短期(數天到數週)支持心臟或肺功能,幫助患者在重症心肺衰竭時恢復或等待器官移植。 我們可以想像成心臟跟肺臟停工了,我們把血抽出來進行氧合(肺臟的功能),再使用幫浦用力地打回去體內(心臟的功能),藉由這樣的方式,短暫維持病人的生命徵象。

💡 ECMO的模式

基本上不考慮複合型的策略,可以粗略分成兩種:VA ECMO / VV ECMO,基本上前面的英文代表從哪條血管出來,後面的英文則是進去。VA ECMO意思是,從靜脈 (V) 出來,經過氧合後,從動脈 (A) 把含氧血打回去體內。VV則是從靜脈出來,從靜脈回去的意思。 根據不同病人,是心臟受損,或是肺臟受損,我們會有不同的兩種模式提供給病人。
  • 導管放置:
    • VA:靜脈(引血)→ 動脈(回血)。
    • VV:靜脈(引血)→ 靜脈(回血)。
  • 血流動力學:
    • VA:直接改善全身灌流壓力,但可能增加左心後負荷。
    • VV:對心臟影響小,專注於氧合。

  • VA-ECMO (Venoarterial):簡單想像成替代心+肺
Image without caption
  • VV-ECMO (Venovenous):簡單想像成替代肺臟功能,不直接支持血液循環。
    • Image without caption

適應症:這些時候需要考慮使用

  • 心因性休克:心臟手術術後、準備心室輔助或移植、心肌炎、心衰竭等
  • 肺栓塞(Pulmonary embolism)
  • 呼吸衰竭: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(ARDS)

🚫 禁忌症:這些狀況不能使用

  • 無法恢復正常生活的基礎疾病(如晚期癌症、缺氧致腦部受損等)。
  • 不適合抗凝血治療的高風險患者。(頭部外傷併顱內出血72 小時、外科手術或外傷後24小時內。)
  • 病患在放置ECMO前已有明顯不可逆轉之病況
  • 持續進展之退化性全身性疾病。

葉克膜是神仙嗎?

ECMO 不能治癒疾病,只是暫時取代患者心肺功能,等待心肺移植或患者器官恢復,和死神搶時間!因此,葉克膜絕對不是一個治療的手段,他只是一個買時間的工具,特別還得注意,會有很多代價(也就是所謂的併發症)。 比方說:出血(如插管部位或中樞神經系統)、或缺血(插管的那隻腳循環會不好),可能導致血栓,也因為血會拉出體外,要避免感染的問題,甚至因為會讓左心室負荷過高,更加重心臟的負擔等等

後話

葉克膜,是我們心臟外科其中一個重要業務,不論在白天清晨、或是夜晚,365天全年無休,全天候等待出動,放置葉克膜,拯救病人的生命。這其中不只是我們心臟外科醫師,更需要不同單位的學長姊幫忙,如重症醫師、體循師、護理師等等,才有可能撼動那即將死亡的結局。 這邊先拋磚引玉,簡單說明它的基本機制與臨床應用,未來可以再寫一些照護上該如何調整設定的基礎教學,抗凝劑如何使用,如何脫離葉克膜等等的相關教學,如果你有想要知道什麼樣的主題,也可以再留言跟私訊哦!有寫錯的地方,也歡迎更正,謝謝,一起成長吧!